7月23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1-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,6月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量为14.36GW,相比5月新增装机量92.92GW“断崖式”下跌。
7月22日,丙烯期货和期权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,丙烯期货首日挂牌PL2601、PL2602等共7个合约。丙烯期货和期权上市交易,是期货市场服务化工行业、助力建设制造强国的又一重要举措。
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新能源正以蓬勃之势重塑能源市场格局。其中,氢能产业建设如火如荼,一座座绿色能源地标拔地而起,多个世界级项目建设引发广泛关注。
一边是外贸“新三样”中的佼佼者,光鲜亮丽;一边是正经历行业阵痛期的当局者,负重前行。这是中国光伏产业出海的最现实写照。
短暂的抢装潮暖流难消光伏产业寒意。多家上市公司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映照出行业的严峻现状:主产业链四大环节仍深陷亏损。有了“反内卷”政策加持,下半年的行业会好吗?
被誉为“白色石油”的碳酸锂近期价格节节上涨。7月14日,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上涨,盘中涨幅一度达6.65%。自6月23日起,该合约价格呈上涨趋势。上海钢联数据显示,电池级碳酸锂14日早盘均价为6.37万元/吨,相较于上一交易日上涨700元/吨。
今年上半年,国内光伏市场经历政策引发抢装潮,1-5月新增装机量达到197.85GW,同比增长约150%。不过,对于仍处于阶段性供需失衡的光伏行业,其对产业链利润支撑有限,晶硅主材企业仍处于普遍亏损中。
这一轮“反内卷”行情中,多晶硅一马当先,自6月25日以来,从阶段低点30400元/吨一路上行至7月11日盘中最高42265元/吨,在14个交易日大涨39%,单周涨幅达到16.39%。此外,焦煤等资源品价格也在连续上涨,单周涨幅超8%。
7月9日,有市场消息显示,当日,多家硅片企业上调了硅片报价,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涨幅在8%—11.7%。业内人士表示,本次硅片报价上调的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涨价引发的传导效应;但是,由于国内光伏市场终端需求增速放缓,下游电池环节能否接受本次硅片提价还有待观察。
从前几年的“卷产能”到如今的“卷价格”,锂电行业正在经历大肆扩张后的阵痛期。当产能闲置、价格不振、利润下行等副作用扑面而来时,“反内卷”已成为行业共识。